东京、西京、南京和北京

文·Archen © | 图·网络

当然,这里的“东京”不是指日本国的东京,今天我们聊聊中国历史上最具知名度的东西南北“四京”的历史渊源。

“京”字本义为建在高处的房屋,由于国都多建在高地上,所以用“京”来代指国都、首都。京城或称京师之地的选择与命名,跟历朝历代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军事、发展相关,也与都城的地理位置、地形特点以及空间方位有关。

一个国家或政权也不一定只有一个京城,统治阶级根据国家治理与政权防卫安全需要,有时也会实行多京制,即在政治中心首都之外,还会增设一个或更多个陪都。中国历史上实行过两京制(唐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,北宋东京开封和西京洛阳,明朝南京和北京,清朝北京和盛京)、三京制、四京制,到了辽、金两代,甚至实行五京制。其中,两京制在明朝被用到了极致,明朝同时设立南京和京师(北京)两个首都,两个都城各设一套中央机构,但彼此独立,各不统署。

既是建都的重要之地,按照中国历史传统,必然要先行堪舆(风水)。自古以来,中国有两个形胜绝佳之地,最具帝王之气。一个是西安,另一个就是南京。所以西安是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,被称为十三朝故都。南京嘛,据传自秦始皇起(一说是自战国楚威王起),因其虎踞龙盘的帝王之气,一直被重点“关照”,挑断了龙脉,故而在此建都的大多是短命王朝。

回到主题,继续聊中国的东西南北“四京”。

东京

开封鸟瞰
图·开封网

提到中国的东京,大家立即会想到东京汴梁吧?那么汴梁现在在哪里?那就是河南的开封,开封素有“八朝古都”之称。东京汴梁城位于华中地区,河南东部,早在战国时期的魏国,就在此建立了都城。唐朝灭亡后,相继有后唐、后梁、后晋等政权,定都于此,正是在这一时期,有了东京这个称呼。

北宋建立后,定都东京。经过多年的发展,当时的东京汴梁城,成为全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更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,有多繁华,看看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即可知道了。当时的东京人口有120万。作为参照,欧洲的中心城市巴黎在13世纪时,人口才刚刚达到24万!北宋为金所灭后,东京曾短暂成为金国的陪都。自此以后,东京汴梁城就退出了都城竞选的历史舞台了。新中国成立后,1954年10月起,开封甚至都没能再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,因其城市发展用地及水资源的局限性,被郑州取而代之。东京开封只能坐拥历史文化名城,去回忆昔日的辉煌了。

开封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当属祐国寺塔(俗称“铁塔”)和繁塔,建于宋代。另外还有清代开封府的14.4千米城墙,是中国现存的仅次于南京城墙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。

西京


图·薛勇

没错,“西京”就是现在的西安,历史上的十三朝古都。西安也是沿用“西京”时间最长的城市,作为定都最多的城市,西安的地理条件在“形胜”上有着独一份的优势。东汉·班固在《西都赋》中,对西安的“形胜”进行了归纳:“汉之西都,在于雍州,实曰长安。左据函谷、二崤之阻,表以太华、终南之山。右界褒斜、陇首之险,带以洪河、泾、渭之川。众流之隈,汧涌其西。华实之毛,则九州之上腴焉。防御之阻,则天地之隩区焉。是故横被六合,三成帝畿,周以龙兴,秦以虎视。”

自周朝始,西安开始成为都城。有一点牵强的是,大秦王朝的都城并不在长安,而是在咸阳。只不过阿房宫的大部分区域、兵马俑和秦陵在如今西安境内,所以勉强把西安也算作是大秦的帝都。汉、唐时代,因为使用的是两京制,所以位于西边的西安,就被称为西京。西京最为繁华鼎盛的时代当属唐朝 ,那时候它叫长安,人口规模据估计有近100万人。唐朝灭亡以后,这里就再也没成为后世哪个朝代的首都了(农民起义的不算)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改设西安府,西安由此得名。西京自盛唐之后,便完成了历史使命,也迅速退出了都城的竞争序列……

如今,西安城内只有大小雁塔属于唐代保留至今的古建筑,而城墙则是明代修建,连同其他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遗址,向我们展现曾经的辉煌和沧桑。

南京

南京形胜图·郭昊/彭罗

南京,古称金陵、建康、江宁,又称六朝古都,具体是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南北朝南方的六个朝代,即东吴、东晋、南朝宋、南朝齐、南朝梁、南朝陈这六个朝代。历史上,南京实际前后总共成为十个朝代(政权)的首都,分别是:东吴,东晋,南朝宋,南朝齐,南朝梁,南朝陈,南唐,明,太平天国,民国。金陵自古也是形胜地,江南富足地,战略地位重要。但其帝王之气总让北方的统治者内心不安,只要想到这一点,总要打压敲打一番。秦始皇将金陵改名为“秣陵”,秣为草料,意为养马的地方。隋朝政权建立伊始,就简单粗暴地把富足的南京城几乎夷为平地。

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“南京”的称谓,其实很早了,可以追溯到北宋,但是此时的南京是指河南的应天府(河南商丘)非今南京。而南京的名称对应到如今的江苏南京,其实并不早。公元1368年,朱元璋在应天即皇帝位,应天成为全国的首都,又称之为南京。为什么应天也不是一个地方?因为夺取政权的统治者总爱标榜自己是正统,顺应天意,所以初夺政权,定都之地,会称之为顺天府、应天府、奉天府什么的。明英宗正统年间,撤销应天府,正式将首都命名为南京

南京在封建社会阶段,最为繁华发达的时期是明朝中叶。根据文献记载,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都城,明南京城面积逾230平方公里当时的人口据估计有约120万。是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城市,妥妥的世界一线城市。如今南京保存下来最古老完整的建筑群,当属朝天宫了,就这还是明朝兴建,清朝修缮的。当然有一点比较庆幸,那就是作为筑城技术达到中国筑城史上的巅峰——南京明城墙,至今仍完整保存25.1千米。

北京


图·L高山

北京,古称燕京、北平。北京也是六朝古都,燕国、辽国、金国、元朝、明朝和清朝在此建都立国。其实民国也曾在北京短暂建都。

北京作为如今的中国首都,却是四京当中成为京师之地最晚的城市。虽然远在战国时期的北燕国,就已将此地作为都城,但那毕竟是个诸侯小国,最多算个二级法人。待到契丹人建立辽国,中都(今北京)总体上算个陪都。1153年金朝正式建都于北京,称为中都。蒙古大军1215年攻下北京,设置燕京路大兴府,1272年正式改名为大都路,也就是元大都。从这时起,北京正式成为中国的首都。

明永乐元年(1403年),明成祖朱棣将其燕王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,建北京城。永乐十八年(1420年),颁《迁都诏》昭告天下正式迁都北京。这是北京正式命名的开始。作为城市规模指标的人口数,嘉靖年间,北京的常住人口就已有了100万以上,天启年间更是突破120万,堪称16世纪的巨型城市。

到了清朝,作为异族入主中原的王朝,基本沿袭明朝北京城的格局,仅裁撤了皇城的设置,古城得以完好保留,实属不易。

解放战争时期傅作义的起义,使北京古城免遭战火。但建国后,在郭沫若和北京市长吴晗等“主拆”派领导下,未能接受梁思成、林徽因夫妇等“保护”派强烈的反对意见,国家对北京城池城墙古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拆除工作,对历史文化古城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,令人扼腕叹息!

东西南北“四京”的历史渊源简要介绍完了,原本计划写千字左右的,结果却写了三千多字,主要还是中国的历史值得写的内容太多了。“四京”的故事各有千秋,已发生的已然定格在历史里了,惟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未来繁荣昌盛,少点风雨,中华文明源远流长,延绵万年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